阿里腾讯对决共享单车,后来者还有机会吗(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共享单车不搞循环经济就是垃圾危机。”早在一次研讨会上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教授诸大建曾提出这样的观点。而伴随共享单车的极速投放,共享单车爆满街头,将交通要塞堵得水泄不通的画面颇为常见。
“单车加规范停放的系统化设计是关键,堆量模式是野蛮的,且是浪费的,是资本催生的不加约束的怪兽,应该一开始就有一根绳索。”无穹创投创始人金鹏向第一财经表示。
而其所投资的小鸣单车意欲通过“电子围栏”技术实现“小三逆袭”。所谓电子围栏即通过物联网芯片发射信号覆盖技术,给共享单车停放划定一个围栏,让单车只能停放在规定范围内。当自行车不在规定范围内,自行车将无法上锁,或者上锁之后将持续收费,系统会短信提醒用户。
“差异化才是生存之道,与滴滴不同,共享单车是一个重资产项目,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结果。”小鸣单车创始人兼CEO陈宇莹告诉第一财经,在其看来共享单车必然会走下沉之路,而城乡接合部以及三四五线城市是头部共享单车短期内不愿意进入的市场,“因为被偷以及破坏的几率极高,而电子围栏技术是进入这些地区的重要技术保障。”
和小鸣单车一样,7月4日刚刚宣布获得威马B+轮融资的哈罗单车从创办之初也绕开了一线红海市场,直奔二三线城市,目前已经进入90多个二三线城市,并与一些地区签订独家运营权。哈罗单车联合创始人、COO韩美将这种打法称为“农村包围城市”,并计划于2017年至少进入300个城市,投放500万辆单车。
可以预见在一段时间内,仍旧会有大量的共享单车前赴后继投放至市场,但共享单车的市场规模有限,规模和运营效率之外,城市管理也将成为共享单车第二道竞争门槛。
声明:本文仅为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不代表99科技网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