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横行,软色情泛滥,小红书怎么了?(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其中最典型的一类,是打着“私人影院招募”旗号的帖子。这类内容往往用极具诱惑力的关键词吸引关注,“日结1k”、“3-5达不溜”等。
既刻意弱化了“私人影院”正常运营所需的服务职责,又以“高报酬、低门槛”精准戳中部分人群对兼职的需求,尤其容易吸引缺乏社会经验、对工作性质判断力不足的年轻女性。
小编曾随机点开一条此类招募信息,发现其文字内容的暗示性极强:避开“观影服务”“场地管理”等正规工作描述,转而用“有一定情伤”、“不娇气”等模糊表述营造暧昧语境,字里行间都在传递超出正常兼职范畴的潜在指向,让人不难察觉背后可能隐藏的非正规服务。
另有部分账号则以“跳舞分享”为伪装,实则在内容中变相宣扬不符合平台规范的导向。
这些账号发布的“舞蹈视频”,并非以展示舞蹈技巧、传递积极兴趣为目的,反而刻意聚焦肢体特写、过度暴露穿搭,甚至通过镜头角度、剪辑手法放大低俗元素。
配文更是充满挑逗性,看似是“兴趣分享”,实则借“舞蹈”外壳传递“同性恋”相关话题,变相渲染低俗氛围,违背了平台倡导的健康内容导向。
还有一类伪装成“生活分享”的账号,同样暗藏软色情与非法交易风险。这类账号发布的自拍照多存在明显异常:画面模糊不清、焦点刻意避开面部或正常生活场景,部分图片还会在角落标注“上门”、“约见”等极具指向性的词汇,一步步引导用户互动。
当有用户在评论区留言或发送私信后,账号运营者便会以“平台规则限制”“方便深入沟通”为由,诱导用户添加QQ或微信等第三方社交账号,最终在脱离平台监管的环境中,向用户推销非法服务或实施诈骗。
整个流程隐蔽性强,不仅破坏平台秩序,更对用户的财产安全、个人信息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03
平台特性与商业利益的冲突
小红书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和它的平台特性以及商业利益有很大关系。小红书是UGC模式,每天新增的笔记有几百万条,这么多内容,要是全靠人工审核,那根本不可能。
所以平台就用了AI审核系统,但是骗子们很狡猾,他们会用一些隐晦的表述来规避审核,比如用“调理身体的小药丸”代替违禁药品的名字,用“看我主页简介”引导用户去微信私下交易,AI根本就识别不出来。
而且小红书的账号注册门槛很低,只要有手机号就能注册,还不需要实名认证或者资质审核,这就给骗子提供了方便。他们可以轻松注册很多“马甲号”,就算账号被封了,换个手机号又能重新注册,继续行骗。
商业利益的驱动也让小红书的监管漏洞被放大了。小红书的广告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很高,2024年广告收入达216亿元,同比增长48%。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