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工程师晒工作照走红:待在村里比在办公室多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阿里工程师晒工作照走红:待在村里比在办公室多
提到工程师的朋友圈,大家脑海中蹦出来的关键词是什么呢?代码、电脑、黑科技?还是Java、PHP、C++?
不管是哪个,反正肯定不会是菜地、水田、养猪场对吧?
近日,一组阿里工程师#入职前后对比#图在朋友圈意外走红!这些刷屏的朋友圈到底是什么内容呢?
网友们看了都惊呆了:这怕不是个“假”程序员吧?
在网友们的印象中,工程师一向都是很“高大上”的,他们的高智商、黑科技、高待遇无不被网友津津乐道。
可是,在光鲜亮丽的背后,为人所不知的是,这些“新一代”工程师,默默地在农村,做了这些事情——
过去一年,阿里巴巴有数百位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在乡村呆的时间比在杭州的时间还要多,有人因此还获得了公司“空中飞人”奖,他们的足迹,遍布中国上百个贫困县,是四川宜宾的猪场、陕西阎良的瓜田、四川平武的蜂场、云南的梯田……
要知道,扶贫,不能“坐在办公室里”,而是要切实走进农户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问题。
有人给养猪场安上自动巡检滑轨,用AI识别母猪是否怀孕,有人在艰难险阻环境下的用技术优化养蜂场产业,有的用AI技术帮助瓜农判断甜瓜的最佳采摘时机……
说到这个瓜,平时最爱“吃瓜”的小编忍不住查了一下,还真的挺有技术含量的:首先,工程师给甜瓜都装上一个二维码身份证,瓜农通过钉钉系统拍照上传种植情况,对甜瓜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其次,AI视频识别技术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判断瓜长成什么样子最甜,瓜农可以随时了解甜瓜的甜度,保证卖出去的每一个瓜都是真正的“瓜熟蒂落”。
最近,阿里也公布了一些扶贫“小数据”: 阿里云IoT技术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将一片贫瘠的土地改造成塞上江南,预计一年可以节省1550万立方米的水,相当于一年就可省出1.1个西湖。河北农村地区的村民,在支付宝上就能预约无人机喷洒农药,一年下来,能减少30%以上的农药使用,节约90%的农业用水。在陕西试点的“ET农业大脑”则可以分析果园浇水、施肥等数据,提出种植建议,可以帮助果农每节省管理成本超过200元。
看完这些,相信再也没人说阿里人“不务正业”了,小编先竖大拇指点个赞。你怎么看这些工程师,欢迎留言评论。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