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原创观点 > 正文

解读诺贝尔物理学奖:110次颁发203人获奖 最年轻获奖者靠“拼爹(2)

2017-10-04 09:42来源:99科技整理编辑:时寒峰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2009年,英国华裔科学家高琨因在光学通讯上取得的开创性成就,获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惯走高冷范!

  “上帝粒子”是啥?引力波能获奖吗?

  诺贝尔物理学奖离我们的生活到底远不远?1908年,法国科学家李普曼因发明彩色照片的复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们得以拍照留下多彩的生活记忆;1956年,美国三位科学家因研究半导体和发明晶体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让我们有机会用上电脑和手机。

  尽管生活中有很多和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就相关的例子,但很多时候,获奖的物理学理论听起来都有点高深莫测。实际上,得奖最多的物理学研究领域是有点“高冷”的粒子物理学,该领域已有34人得奖。

  其中较为著名的,要数2013年两位物理学家因预测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获奖。普通人可能会好奇“上帝粒子”的称号从何而来,原来是因为希格斯波色子是62中基本粒子中最后一种被证明存在的粒子,它极为重要,此前又十分难寻觅,才被比喻为“上帝粒子”。

  此外,去年获奖的“拓扑相变”理论听起来也是十分“高冷”的理论,让很多人“望而生畏”。2013年的“宇宙加速膨胀”和2002年“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在普通人眼里,也都异常神秘和深奥。

  诺贝尔物理学奖今年又会青睐哪项深奥理论和发现呢?有报道称,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兰克•维尔切预测,“引力波”会成为今年夺奖热门。究竟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花落哪家,我们拭目以待。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