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巴黎时代气候变化科学更重解决方案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后巴黎时代气候变化科学更重解决方案
《绿皮书》还关注了国际气候进程、国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以及气候变化相关的最新研究,在此梳理一二。
█ 后巴黎时代气候变化科学更重解决方案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所发布的系列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代表了国际科学界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应对的认识水平,具有极强的政策导向性。当前,后巴黎时代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的走向也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2016年10月、2017年3月和9月,IPCC分别确定了第六次评估报告(AR6)周期内编写的三份特别评估报告和三个工作组报告大纲,将为全球在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不同层面上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提供科学依据。AR6也呈现出更加注重基于解决方案的科学评估特点,同时在评估中更加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工作组的信息,也更加重视案例研究。
█ G20有望助力《巴黎协定》落实
2008年成立以来,G20领导人峰会逐渐开启气候能源议程。起初,G20峰会在气候变化方面表现一般;2010年后,G20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开始增加,2013年,在圣彼得堡达到顶峰;之后,气候承诺开始减少。但是,G20杭州峰会为推动《巴黎协定》生效,显现了其在气候变化议题上的全球领导力。
基于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联合国气候谈判及其成果(简称《公约》机制)只能着眼于有限目标,而无法追求强有力的约束性全球气候制度。这意味着《巴黎协定》落实仍离不开《公约》机制之外的有效介入。G20是非正式对话机制,并不依托于正式的国际条约或组织宪章,其政策并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但是,G20在资源禀赋、成员代表性与合法性、经济影响、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其他气候能源治理机制所不具备的雄厚实力和制度优势,因而,其有潜力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机制之一。
█ 能源互联网能帮助区域100%利用可再生能源
源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流程的二氧化碳排放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大约为78%,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是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能源系统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是一个办法。但光伏仅在白天发电,而且明显集中在正午前后,风电也有强烈的波动性,因而高比例风电光伏给电力系统的实时平衡带来巨大挑战。通过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电力系统与热力系统、供冷系统、天然气系统的多能贯通,使不同形式的能源需求具备相互协调、互为调峰的能力。通过将能源网、物联网和互联网耦合形成“能源互联网”,将工业、建筑、交通部门各类用能设施与集中电网、管网和本地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分布式能源等各种新能源高效集成。通过构建充分利用电、热、气网络的灵活系统,能够有效促进帮助城市或地区实现100%利用可再生能源。
█ 2016年我国风电发电占全社会发电量的4%
2016年,我国新增装机占全球装机的42.7%,累计装机占全球的34.7%,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风电市场。同时,风电占全部发电装机的比例从2010年的3%提高到2016年的9%,2016年风电发电量超过24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发电量的4%,是我国继火电、水电后的第三大电源。风电装备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6年全球排名前15位的风电整机制造商中就有8家是中国企业,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一张名片。到2020年底,预计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 “一带一路”沿线气候风险水平普遍偏高
综合分析多个全球气候模式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模拟预估结果,未来高温热浪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西亚、欧洲以及中国东部地区;中亚地区连续无降水日数增加,气候暖干化将会加剧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和干旱风险;中东欧地区发生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将有所增强;而未来南亚地区极端降水量增加,暴雨洪涝和沿岸洪水灾害影响将更为严重,同时东南亚将是全球受气候变化影响导致海平面上升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