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艘2000吨级新能源电动自卸船在广州南沙整体吊装下水(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中国核电(601985.SH) 8月10日发布公告,公司与关联方浙能电力(600023.SH)及其他投资方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电气(601727.SH)拟共同出资设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
新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中国核电出资5.1亿元、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亿元、上海电气出资1亿元、浙能电力出资0.9亿元。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中国已将海上核动力浮动平台列入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和核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前已开展相关标准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他说,该平台建成后,预计将率先用于海上石油勘探、天然气开采等领域。
王毅韧说,中国要建设海洋强国,对海上资源的开采非常重要。但在海上作业,能源是个问题,目前的方法是带着柴油发电机,但很费事,对海洋环境也不好。同时,西沙、南沙群岛有人居住和生活,他们所需的能源也要依靠柴油发电机。此外,未来一些大型船舶,也需要海上核动力。海上核动力浮动平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海上核动力浮动平台的工作原理是,把核反应堆安置在船舶上,由船舶开往那些需要电源的海洋,比如,南海、渤海和东海。
为推动海上核动力浮动平台的发展,中核集团、中广核、国家电投等三大核能集团正在研发一种体积和装机规模更小的核反应堆。比如,2016年,中广核与东方电气(600875.SH)签署了《“中广核ACPR50S实验堆平台项目”压力容器采购协议》,意味着中广核海上小型堆ACPR50S建设正式启动。
ACPR50S是中广核开发的海上浮动核电站,是以成熟的大型陆上商用压水堆核电站为参考,基于成熟的核电装备技术,结合成熟的海洋设施技术,开发满足最高核安全要求和海洋用户需求的分布式海洋综合能源系统。
2017年8月7日,在中广核第五届“8·7公众开放体验日”暨大亚湾核电站开工3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中广核新闻发言人黄晓飞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有关提问时称,在小型堆方面,中广核已经获得重大进展,今年下半年还要加大力度。
据中船重工七一九所副总工程师朱涵超此前介绍,中船重工的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建设投资约为30亿元。建成后,在全寿期40年内通过售电可实现销售收入约226亿元。为满足渤海油田的能源需求,集团将先后批量建设近20座海洋核动力平台。
核动力还将应用到破冰船上。2014年3月17日,中核集团公布的一则名为“中核集团积极推动破冰船项目研发”的消息称,随着海洋战略的实施,极地考察工作越来越重要,而破冰船作为极地考察不可缺少的工具,急需发展。中核集团将全力以赴推动破冰船研发项目。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