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的90本手账 见证中国铁路发展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老司机的90本手账 见证中国铁路发展
已经大年初十,彭善满还没有看全一台完整的春晚,他连续14年春节都在外面。
彭善满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鹰潭机务段的火车司机,每年春运,是他最忙的时候,因为客流大,临时加开的车次多,随时可能接到出车的任务。
经过复杂的出勤程序,彭善满和副司机刘军通过了测试,准备接班。今年是彭善满在机务段工作的第34个年头,也是他最后一次参与春运。(2月2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三十多年的机务段生涯,伴随着三十多年的春运记忆,让彭善满成了春运变迁的经历者和见证者。1986年初,从部队退役的彭善满接到了原萍乡机务段的任命通知,当时他乘火车从贵阳到南昌,正好赶上了春运。火车上人上不来,下不去,他的脚都是悬空的。
上世纪80年代,铁路上跑的是蒸汽机车,时速只有60公里,爬坡的时候更慢,每跑一百公里就需要停车更换车头,一百公里的路往往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达,车厢的条件也十分简陋。
从1997年到2007年,我国铁路10年间先后6次大提速,机车技术、列车配置也有了新的突破。2007年开展的第六次大提速,在多年开行快速列车并引进外国动车组作高速列车的基础上,出现了中国品牌高速列车品牌CRH,命名为“和谐号”,快速铁路进一步大发展。
从2012年起,我国针对高铁运营特点,制定中国标准,成功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动车组。2017年9月21日在京沪高铁上以350公里时速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
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从闷罐车到绿皮车到动车高铁,从1个亿到3个亿的旅客人次,中国人有太多挥之不去的春运记忆,铁路人也有太多百味陈杂的春运故事。彭师傅的小本子上记录的是时代的变迁,是中国人过年回家的执着,是中国铁路的成长,也是一位铁路人的坚持和付出。(谢泽智)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