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原创观点 > 正文

智能动车书写中国高铁技术新篇章

2019-11-11 10:20来源:99科技原创(99it.com.cn)编辑: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智能动车书写中国高铁技术新篇章

  记者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天(11月7日)8时30分,随着05301次列车从清河站开出,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动车组正式在京张高铁参与联调联试,最高测试时速达到350公里。(11月8日 新京报)

  智能动车组“试跑”,为京张高铁摁下“快进键”。京张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智能动车“试跑”,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又迈上了新台阶。

  智能动车组,“中国造”新骄傲。智能动车组具有优越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漂亮外观,引入了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实现车站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车站自动停车、车门自动打开等。而且,京张高铁智能动车,是世界首次在350公里的时速下,模拟一个最好的司机,用算法开出一条更加安全、节能、高效的列车。所以,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动车组,也是“中国标准”的又一次自我突破,开启了世界智能高铁先河。

  智能动车组,人性设计彰显“中国智慧”。在人性化服务方面,动车组新增了智能环境感知调节技术,能够实现温度、灯光、车窗颜色等自动调节,进一步提高乘坐舒适度。全车wifi覆盖,还配置了多语种的旅客信息系统,能够满足国际旅客的需求。座椅采用滑道式安装,允许增加更多轮椅。可以想见,更人性、更科学、更舒适的设计,必将带给旅客更美好的出行体验。

  智能动车组,彰显永在路上的技术追求。自2017年6月26日“复兴号”首发以来,中国高铁一直走在自主创新的路上。“复兴号”以350公里的时速在京沪高铁上运行,16辆长编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线上投入运行,时速350公里17辆长编组、时速250公里8辆编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等多款“复兴号”进入大众视野……从“复兴号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到“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追梦前行,中国高铁不断书写下崭新的篇章。

  而今,以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为基础研发的京张高铁动车,以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又率先跑出了中国高铁技术“加速度”。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可以坐着智能高铁看北京冬奥会。别样的速度与激情,智能动车必将让出行更便利,让冬奥会更精彩。(文/王建刚)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

相关推荐
全国铁路青年新闻写作大赛:书写青春,展现铁 全国铁路青年新闻写作大赛:书写青春,展现铁

在11月13日至15日,太原成为了全国铁路青年才俊汇聚的焦点,全国铁路青年新闻

原创观点2024-11-20

国庆黄金周,铁路书写辉煌篇章 国庆黄金周,铁路书写辉煌篇章

中新社北京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9日消息,9月29日至10月

原创观点2024-10-09

天府动车所首趟载客列车驶出:高效出行助力西 天府动车所首趟载客列车驶出:高效出行助力西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建设的持续完善,我国的铁路运输正步入新的历史阶

原创观点2024-06-17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版:铁路发展的新跨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版:铁路发展的新跨

6 月 15 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版列车即将在京沪高铁上线运行,这无疑

原创观点2024-06-15

杭衢高铁书写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杭衢高铁书写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4月10日,杭州至衢州铁路新安江特大桥主塔成功封顶,预计今年11月可实现大桥

原创观点2022-04-19

铁路又出台免费退票措施,用行动书写责任担当 铁路又出台免费退票措施,用行动书写责任担当

针对近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为配合各地政

原创观点2022-03-16

京张高铁携智能+冰雪为冬奥会增光添彩 京张高铁携智能+冰雪为冬奥会增光添彩

中国铁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力量,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举办的交通运输需求提供坚

原创观点2022-01-18

“动车”开进大凉山 多年期盼成现实 “动车”开进大凉山 多年期盼成现实

近年来,随着高铁动车在全国普及,动车开进大凉山成为当地彝族百姓的梦想。

原创观点2022-01-13

郴广深快线高铁动车组列车首发 郴广深快线高铁动车组列车首发

2022年1月1日早上7点33分,首趟郴广深快线大美仰天湖高铁动车组列车缓缓离开郴

原创观点2022-01-03

智能客服利弊分析 智能客服利弊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的应用,智能客服应运而生。顾名思义,智能客

原创观点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