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春运回家路,文明也要在路上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一年一度世界最大的人口迁徙—春运已然拉开帷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性消费在生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可随之而来的因为旅客自身素质问题而导致的旅途不愉快甚至是违法行为也越来越多。这些不文明行为给本应多彩的出行抹上了一层不和谐的阴影。
一则“高铁女子扒门事件”火遍全网,当事人罗某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高铁车门关闭,经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最终,罗某被公安机关因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被处以2000元罚款,同时被所在单位作出停职检查的处理。除此之外,还有被网友戏称为“霸座一家人”的霸座事件和在高铁不顾他人感受把脚伸在小桌板上的脱鞋事件等等。
在当下高铁出行广受欢迎的大环境下,文明出行既需要旅客自觉地自我约束,也需要铁路部门加强引导,更要法律规则进行监督限制,通过全方位的配合,营造一个文明的出行氛围。
当面对层出不穷的不文明乘车现象,人们不禁发问为何屡禁不止?一方面是没有相对严厉的违规后果,这另一方面是当事人的不良习惯。抵制不文明行为,不仅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更需相关法律法规亮出“红线”和禁区,只有刚柔并济,一面严惩屡教不改之人,一面教育引导、循循善诱,才能推进旅客文明出行。
完善规章是实现文明出行的前提。在社会大众出行日益便捷、出行次数日益增加的今天,任何出行行为中的不文明要素都是对他人出行安全的侵害,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非常重大的安全事故。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实现文明出行在全社会的普及,职能部门应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规章,对公民日常出行进行有效规范。同时,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主动与金融、旅游等联席成员单位建立共享信息资源,对其中的违反法律的行为从交通安全、信用额度等方面严格处罚,引导公众遵守相关法规。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实现文明出行的保障。文明出行体现在生活中的诸多细节里面,比如说上下公交要排队;机动车主看到斑马线有行人要主动礼让等等,这些看上去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来自于每个出行参与者自身对于秩序的遵守,这正是好习惯所决定的。很多不文明的出行行为像随意横穿马路,机动车遇到交通拥堵时乱抢道,这些都是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所致。良好的习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做文明出行参与者,就需要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其实,文明出行并不是一个宏大高深的话题,而是切切实实与我们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即便是一抬脚、一跨步;或者说是开车时慢一些、骑车时让一让,这都是属于文明出行。尤其在春运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的一些习惯、举动可能会给周围的人造成影响,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乘车环境,让回家的路更加顺畅。
春运回家路固然温暖,但“文明”也要在路上。(宁昆宁)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