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原创观点 > 正文

中国高铁奔向世界,携手共赴美好未来

2022-03-30 00:01来源:99科技原创(99it.com.cn)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日前,随着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开通运营,这也标志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匈塞铁路取得重大进展。而作为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与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对接的首个项目,透过匈塞铁路的341.7公里全长,也再次向世界展示出中国铁路标准“走出去”的海外适应性。

  原先的匈塞铁路始建于19世纪末,由于长期疏于修理,设备老化严重,平均运行时速仅约40公里km/h,极度减缓客货运输能力和民众出行速度。而由中国、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三国通力合作,实现复线运行和电气化改造的新匈塞铁路,最高时速达到200km/h,大大缩短贝尔格莱德与诺维萨德两地之间的出行时间,实现了运输大畅通。同时,匈塞铁路也将是欧洲最现代化的铁路,将实现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人民长期以来的铁路现代化梦想,极大提升民众幸福感。

  作为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与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对接的“第一单”,也是中国高铁“走出去”到欧洲的首单。面对建设工期紧、施工任务重、技术标准新、专业接口多、劳动力资源紧缺、疫情形势严峻等诸多不利因素,中国铁路建设者们以其高标准、严要求的技术和态度,让匈塞铁路从时速40到50公里提升至200公里,运行时间由90分钟压缩到30分钟左右。这块“敲门砖”不仅敲开了欧洲的大门,还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高铁,看到了中国“智”造。

  匈塞铁路全线开通后经马其顿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相连,打造中欧陆海快线。与传统绕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的海运线路相比,中国出口欧洲的商品可以从希腊转运铁路直接深入欧洲腹地,运输时间缩短7至11天。不仅中国、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等直接参与方可以从中受益,而且中东欧乃至整个欧洲都可以共享这条连接中国与欧洲的经济走廊带来的好处。高速度带来高效益,高效益带来优生活,可以预见,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中,匈塞铁路必将为沿线人民绘就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一条国际铁路连接两国多地,一幅宏伟蓝图造福塞尔维亚沿线人民。随着匈塞铁路升级改造成功,有力地提高了首都匈牙利至布达佩斯的铁路通道运输力与民众便利出行,促进沿线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互利共赢,也再次唱响中国高铁名片主旋律。(长沙供电段 袁平桥)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

相关推荐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高铁“新纽带”,让香港与内地“双向奔赴”更

6月15日,北京西、上海虹桥往返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动卧列车迎来开行一周年。一

原创观点2025-06-24

十三年风雪淬炼,高寒高铁见证中国温度 十三年风雪淬炼,高寒高铁见证中国温度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对外宣布,截至6月17日,哈大高铁累计安全运

原创观点2025-06-19

引用高铁化管理打造精品普速客运站 引用高铁化管理打造精品普速客运站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建与升级,高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

原创观点2025-06-11

中国铁路以创新之力续写着互联互通的当代篇章 中国铁路以创新之力续写着互联互通的当代篇章

5月17日,中国邮政集团广西分公司组织一列满载700吨板材的集装箱货物,在南宁

原创观点2025-06-03

高铁时空压缩效应重塑城市群的互动模式 高铁时空压缩效应重塑城市群的互动模式

近日,由中铁二十局集团等单位承建的雄商高铁枣清特大桥完成箱梁架设,雄商

原创观点2025-05-28

黄仁勋坦言:中国AI实力不可小觑,中美竞争需打 黄仁勋坦言:中国AI实力不可小觑,中美竞争需打

原标题:黄仁勋坦言:中国AI实力不可小觑,中美竞争需打持久战 英伟达的首席

原创观点2025-05-03

高铁成网彰显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活力与文旅融合 高铁成网彰显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活力与文旅融合

今年五一劳动节假期为5月1日至5日,铁路运输期限为4月29日至5月6日,持续8天。

原创观点2025-04-30

游客在高铁车窗里看见美丽中国 游客在高铁车窗里看见美丽中国

2025年一季度,国铁集团积极适应出行需求旺盛、人员流动加速的新形势,坚持

原创观点2025-04-30

董明珠发声:良性竞争助力中国制造,反对无底 董明珠发声:良性竞争助力中国制造,反对无底

原标题:董明珠发声:良性竞争助力中国制造,反对无底线价格内卷 近期,格

原创观点2025-03-09

雄忻高铁紫罗山1号隧道贯通的积极意义 雄忻高铁紫罗山1号隧道贯通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我国

原创观点202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