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者:周鸿祎自传》新书发布会于北京举行(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刘强东:“寒门出贵子”的典型榜样
和周鸿祎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不同,刘强东的父母从小就不在他的身边,外婆也不识字,刘强东的日常生活、学习全部得依靠自己。
18岁那年,刘强东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大二时为了挣钱他开始自学电脑编程;大四毕业后,刘强东在一家日资企业工作了两年,历任电脑担当、业务担当、物流主管等职;1998年,刘强东拿着工作积攒的1.2万元赴中关村租了一个小柜台,主要做光磁产品的线下批发(后转为零售连锁);2003年“非典”来袭,刘强东顾忌员工安全,暂时关闭了所有门店,后来听人说可以在互联网上卖东西,遂决定把柜台全部搬到网上。
他顺着传统生意做起,又因为互联网打开了新世界的窗口,做成了世界前十的互联网公司。
无论是周鸿祎,还是刘强东,他们的崛起之路都充满了太多惊奇。每一次的失败、成功经验,都是他们人生天平上成功的一侧加码。他们的成功,则是平凡却不甘于平庸的青年们奋斗的最佳样板。
颠覆观念,颠覆自我,改变人生
发布会上,周鸿祎和刘强东畅聊青春年华、创业时代,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享对他们具有重大意义的瞬间,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以及颠覆精神在他们创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这两位互联网大咖其实都并非依靠强大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成就为英雄的人,在舆论普遍认为“寒门难再出贵子”的今天,依然是实现人生跨越的关键一步。对此,周鸿祎表示,他的计算机的热爱,以及对热爱的持之以恒地坚持,以及强烈地打破、创新、颠覆的特质在少年时代已初见端倪。
主持人表示,有媒体曾评价刘强东,拥有“杀手的直觉”,当时并没有太明白这句话的涵义,后来专访完周鸿祎,反复思考发现,其实这两位都是拥有强大直觉的人,在每次机会来临之前就能准确感觉到,才敢不在乎既有规则,去创造、颠覆、搏杀和缠斗。
比如,360免费杀毒软件的横空出世,是周鸿祎对“免费理论”的一次经典的检验,也是360公司和周鸿祎本人的一次颠覆性的创新,它颠覆了传统收费杀毒模式,改变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格局,重新整合了互联网的生态。
周鸿祎用“颠覆者”来形容极其合适,几次大战腥风血雨,其实有时候带有一些“赌和搏斗”的气质;但刘强东似乎更像是一位“掌控者”,在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完美掌控全局,步步为营。
两位嘉宾在活动现场妙语连珠,在场观众时而被他们的趣事逗笑,时而又被两人惊心动魄的创业故事深深吸引。两人关于“颠覆精神”的阐述更是得到了在场所有观众频频点头,表示认同。
在与现场观众的互动问答,更是干货满满。谈及为何此时出自传,周鸿祎表示:“大家看过书可能会发现,我这二十年的互联网从业创业历史,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想通过这本书把一些东西比较全面的展现给大家看看,让大家多角度地了解一些事。另一个是最近有人提出的一个词,说什么‘层级固化’,我挺反感这个的。这本书书名最后采用了‘颠覆者’,也是想和大家说,我从小到大都不太循规蹈矩,不相信什么层级固化,要敢于打破框架颠覆自我。希望能给现在的年轻人一些信心和无畏的精神。”
从“超级熊孩子”到“互联网英雄”,周鸿祎作为第一代互联网人,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好的产品经理、创业者,每时每刻都以自己的实践,为互联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颠覆者:周鸿祎自传》为读者还原了一个最真实的周鸿祎,披露了许多大事件之后不为人知的背景与真相,大量的事实都是第一次呈现在公众面前。
不甘于平庸的你,读完周鸿祎的成长故事,会得到更多启迪,从而颠覆观念,颠覆人生。正如本书第二作者范海涛在《颠覆者:周鸿祎自传》后记中说:“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一代一代的颠覆者正在成长。老周像很多企业家一样,有焦虑,但更多的是兴奋。他将依然像个武林人士一样,在互联网这个江湖继续鏖战。无论未来的结果如何,我想,现已发生的这些故事,就已经给这一段历史留下了精彩有趣的一笔。”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