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维与滴滴的出行时代改革开放40周年纪(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当时,这个市场上存在劲敌神州租车,神州租车联合有车科技推出了“UCAR神州专车”,所以补贴大战持续进行,彼时,滴滴快的表示为提升专车业务或将涉足物流领域,开展用专车来进行“物品运送”的服务,以满足懒人们的“懒”需求,专车不仅可以充当“快递员”,甚至还可以进行采购,后来也化为泡影。
另外,从2015年到2016年,网约车融资大战走向焦灼状态,市场补贴大战让滴滴、Uber和易到三家之间的竞争加剧,为了抢占司机和用户,滴滴、优步一直在进行补贴大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接受采访时坦承中国优步烧掉了十几亿美元。这些钱用来补贴司机——让他们愿意用优步拉活,补贴乘客——让他们愿意用优步打车。
当然,滴滴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对于大部分司机和乘客来说,他们对于打车软件的忠诚度很低,补贴可以成为吸引他们的关键理由。
意料之外的是,易到作为后来者绝地反击,将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做大,同样,滴滴采取了防御的策略,通过不断融资再补贴的方式获抢占流量入口。
2016年8月,补贴大战迎来定格,滴滴出行官方宣布收购优步中国。整个合并故事以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收尾。
——转折,网约车合法化,细则出台——
2016年8月,七部委联合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约车自此实现身份合法。2016年12月21日,北京、上海网约车新规细则正式落地,较此前征求意见稿在轴距、排量等方面有小幅度调整,但仍然坚持“京籍京牌”、“沪籍沪牌”。
这无疑对网约车市场进行了规范,有利于确保用户的用车安全,但与此同时,这也对滴滴造成了巨大影响,光是户口和使用车辆标准让大部分司机难以继续在滴滴的工作。
——海外布局,打资本输出+技术运营牌——
改革开放40周年纪:程维与滴滴的出行时代
早在2015年,滴滴便首次投资了东南亚打车软件Grab、美国打车软件Lyft、印度打车软件Ola。2017年1月初,滴滴宣布与巴西本地移动出行服务商99战略合作。紧接着在2月升级了组织架构,其中就包括成立国际化事业部。
今年4月份,滴滴在完成新一轮融资时也表示将继续支持其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和前沿技术领域的投资。截至目前,滴滴通过和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移动出行领袖搭建起跨境合作网络,已触达了北美、东南亚、南亚、南美1000多个城市超过50%的世界人口。
不难看出,滴滴密集投资海外同行,旨在进一步扩大链接与覆盖,能在出行维度打开成长空间,实现规模和覆盖率全球领先;另外,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滴滴正在努力变身为基于数据与技术驱动的的科技公司。这个层面上,程维也不断谈论AI。
——深化出行产业链——
同属出行领域,2017共享单车如早期滴滴一样进入融资大战,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战场,滴滴出行选择了ofo阵营,先后两次对其进行投资,布局共享单车,意图打通出行产业链服务。无奈,有媒体报道滴滴与ofo闹翻,后滴滴选择托管小蓝单车,以此作为布局共享单车的重要部署。2018年1月10日,业界曝光滴滴已在杭州成立代号为“黑马”的事业部,主攻共享电单车和电动汽车,但滴滴方面不予置评。
无独有偶,随着新能源汽车走热,各家企业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无论是传统的汽车厂商还是新造车势力都在向新能源汽车靠拢。今年11月,滴滴成立全球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其将于今年12月上线产品小桔充电,通过构建充换电体系、储电、电池再利用等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来支持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而程维也承诺在2020年之前会在平台上推广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