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快资讯 > 正文

吉利的阳谋,与德国媒体的阴谋论(2)

2018-03-10 11:37来源:99科技原创编辑:时寒峰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为什么?

  《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贾可博士认为,李书福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些资金很大程度上可能跟就要发生的沃尔沃在美国上市有关。按照未经证实的消息,李书福可能希望沃尔沃估值300亿美元,出让30%就能轻松录得90亿美元。如果在发行沃尔沃股票时给予优惠,这对于那些给李支持的金融机构而言,是个巨大的诱惑。

  所以说,德国媒体这次有些大惊小怪了,在合法合规的框架下,交易信息披露得越晚,就越能避开多方的人多嘴杂,来干扰交易本身,从而提高交易的成功率。从买方角度,吉利的做法相当干净漂亮。

  从卖方来说,持有戴姆勒股票1%以上的股东,出于各自的战略利益考虑,出售或购买戴姆勒股票的意愿一直是相对较高的,交易也是比较常见的。

  例如,德意志银行在2007年还持有戴姆勒7%的股票,而在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开始逐渐减持戴姆勒股票,并在2012年全部售空,2014年才开始重新购买一些戴姆勒股票,目前仅持有2%左右股份。

  科威特主权基金,也是2006年才开始入场购买戴姆勒股票,最高的时候也持有近8%的股票(2012年),并保持戴姆勒单一最大股东的地位一直到2017年,直到现在被李书福超越。

  一言以蔽之,戴姆勒的股票,流通性比较大,也合理地成为大型投资者投资的考虑对象,买卖都是自愿的,不存在阴谋论。

  决策者及业内专家的理性

  如果说德国媒体更多的是从政治和意识形态角度切入,德国专家及企业领袖更关注的是商业逻辑。

  与媒体的观点不同,德国的一些汽车行业专家的观点较为理性,例如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汽车产业经济教授Ferdinand Dudenhöffer就认为:李书福是位杰出的战略家和投资家,有志于为移动出行打造一个世界级的集团。收购并很好的管理Volvo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令人尊重的例子。

  盖斯林根汽车产业研究院院长Willi Dietz 也认为,和吉利合作,戴姆勒将找到能和试图颠覆汽车行业的硅谷IT巨头对抗的合作伙伴,合作将对戴姆勒有益。

  德国的专业人士,如工程师及业内专家,对汽车产业的深入的理性的理解,以及影响力,难能可贵。

  德国车企一向崇尚用工程师文化治理公司,不成文的共识就是,企业的一把手必须是工程师背景,或至少对技术要有深入的了解,以保证懂行的人来管理车企。

  戴姆勒集团CEO蔡澈(Dieter Zetsche)博士在这次吉利收购事件中承受的舆论及政治压力不可谓不大,但他还是顶住了压力,也展现了一个优秀领导人应具备的强大理性。

  戴姆勒集团的官方申明对吉利成为戴姆勒最大个人股东表示欢迎,指出李书福具备突出的面向未来的能力,戴姆勒期待与李书福对汽车行业的变革进行建设性的交流。

  企业发展的每一步,特别是关键的一步,都是靠实实在在走出来的,不是靠说出来的。而企业最高领导人的水平,也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格局和未来的发展。

  蔡澈博士在汽车业面临巨大挑战的这几年,对戴姆勒的管理和改革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功,也帮助其达到个人声誉的巅峰,展现了非凡的领导力。

  我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假如特斯拉的马斯克和李书福,也谋求成为戴姆勒的最大股东,戴姆勒管理层会选择谁?

  答案也许还会是李书福。正如李书福自己说的,汽车厂家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汽车厂家,而来自汽车行业之外,戴姆勒需要引进能共赢的盟友,不是竞争对手。

  李书福作为一名企业家,在过去的两年内,让吉利股价的涨幅,远超过特斯拉的涨幅,吉利的利润更是碾压到目前从2008年开始卖车但十年后还未盈利的特斯拉。

  作为传统上市公司戴姆勒的掌舵人,蔡澈博士考虑更多的当然是企业利润,而企业利润,与管理层的奖金更是紧密挂钩。有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例子,戴姆勒管理层对李书福的挣钱能力,自然是心中有数。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