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饿了么“橙”了,是谁真的慌了?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干点正经事,别打口水仗
近日,淘宝闪购新版App内测消息传出,本地生活赛道再起波澜。今天,“小蓝与小黄”的老梗重回热搜,但剧情早已反转。美团凌晨上线“致敬蓝朋友”活动:一封手写告别信、一朵虚拟“表白花”,搭配需到店自提的“花”字小食,表面温情,实则被网友一眼看穿:“打不过才玩这套”“人家现在叫闪购,红包比你大多了”。
饿了么没有打口水仗,也没有从营销端接招。它只是在端内低调上线“好好吃饭才是正经事”会场,主推18.8元“吃饱饱”大额红包。没有煽情文案,没有互动彩蛋,只有实打实的补贴——力度明显高于美团同期活动。网友直言:“干饭才是正经事,美团别演了。”
上演告别戏码背后,难掩攻守易势的焦虑
曾几何时,“黄的灵,蓝的赢”是网友津津乐道的玩梗,轻松诙谐中透着对双雄竞逐的认可。彼时的美团,手握近七成市场份额,自信满满,连营销都带着戏谑的底气。
但今非昔比。如今的美团,选择向“饿了么”而非“淘宝闪购”致意,刻意回避对手当前的真实身份,仿佛仍在与一个已经退场的幻影对话。这种“不敢直视现实”的姿态,被网友一眼看穿:“一边演《致青春》,一边怕被甩开。”“这不是致敬,是碰瓷。”

更值得玩味的是,活动中的“花”需用户到店自提——这与即时零售“送货上门”的核心逻辑背道而驰。当行业已进入“万物到家”时代,一场依赖线下履约的“线上献花”,显得既违和又乏力。
种种迹象表明:美团的“深情”,掩盖不了其面对生态化竞争时的战略失焦。曾经的垄断者,如今在流量、供给、履约、会员四大维度全面承压,只能借怀旧情绪制造话题,试图唤回昔日荣光。可惜,市场早已用脚投票。
奔赴前“橙”的饿了么,从容定义新战场
这份从容,源于底气。今天的饿了么,早已不是那个困于“送餐”标签的单一平台。它深度融入淘宝大消费生态,成为连接电商远场与本地近场的关键枢纽。改名与否,不过是前台标识的调整;后台的能力、资源与野心,早已完成升维。
饿了么的沉默,恰恰是最有力的回击。不吵不闹只发红包,不是退让,而是战略笃定。

过去十八年,饿了么从“一餐饭”起步,逐渐它构建了中国最成熟的本地履约网络。今年以来,饿了么携手淘宝闪购在订单规模、用户增长和运力覆盖方面持续突破。
8月,平台日订单峰值已达1.2亿单,周日均订单量达8000万单,月度交易买家数突破3亿。日均活跃骑手超200万人,闪电仓数量超过5万家,盒马、天猫超市等阿里生态资源全面接入,供给侧能力持续夯实。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
推荐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