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互联网+ > 正文

一部消费史就是一部心灵史 中国离过度消费还非常遥远

2017-07-05 13:04来源:砍柴网编辑:时寒峰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一部消费史就是一部心灵史 中国离过度消费还非常遥远

  在高房价的重压之下,大量消费被抑制。当然,如果未来房价收入比高到一定程度,以至于‘怎么攒也买不起’,更年轻一代可能也会彻底转向月光。

  中国离‘过度消费’还非常遥远

中国离‘过度消费’还非常遥远

  中国离‘过度消费’还非常遥远

  除了物质以外什么才能让人变得幸福?

  这是日本商业作家三浦展在其著作《第4消费时代》中文版序言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消费从来不仅只是一种简单的商业行为,它从来都是融合了这个社会最复杂、最隐匿、最深刻的人性。

  三浦展出生于1958年,正值日本经济腾飞,333米的东京塔在那一年落成,斯巴鲁360在那一年下线,第一桶日清方便面在那一年被摆到东京的超市货架上。

  六十年前,一切都显得朝气蓬勃。读初中三年级时,石油危机爆发,三浦展就再也没有长高。三浦展经历了日本经济从腾飞、登顶、调整的全过程,作为资深的市场营销杂志的主编,他在思考经济、消费和人的关系时,把日本当代消费变迁历史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消费社会(1912-1941)从日俄战争到二战,东京、大阪中产阶级兴起,在‘脱亚入欧’的大时代之下,日本整个社会掀起了一股西洋化的消费浪潮,消费主体偏向时尚文化。

  第二消费社会(1945-1974)二战结束到石油危机爆发,工作和消费成为二战后日本人的两大身份认同。此时的日本社会消费群体以为标准的四口之家为主,奉行的是‘消费即美德’、‘越大越好’、追随美国潮流的消费观念,私人住宅和私家车是当时最主流消费商品。

  第三消费社会(1975-2004)经济泡沫泛起到破灭,日本人的消费观念转向‘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品牌化’,呈现出对欧洲潮流的亦步亦趋,单身人群为这一时期的消费主力,过度消费的特点十分明显,比如家庭的每个房间都有一台电视、一部空调。

  第四消费社会(2005-2034)全球经济危机和大地震爆发,社会老龄化加剧、不婚族继续膨胀,整个日本社会的主流消费观念再次发生裂变,转向‘朴素化、休闲化、本土化、日本审美’,对消费品也从大量独自占有转向分享、租赁。

  一部消费史就是一部心灵史。

  消费演变的四个阶段,彼此并非简单线性替代,而是在同一个时空共存中彼此重叠,比如在第四消费社会中,同样也存在一些人群对欧美品牌的崇拜,只不过,这已不再是社会的主流。这四个阶段的蜕变,也是日本经济社会变化的映射:从战后废墟到世界强国,人口从快速增长到负增长、从传统大家庭到单身盛行。发展到今天,当下日本已经进入了第四消费社会,这一阶段的消费变化尤为剧烈。

  首先,消费者的关注重心从个人意识转向社会意识。二战之后普通民众的‘日本梦’的标准版本是:住大房子、开大汽车、买大家电,简言之就是要过美国人那样生活。但在石油危机、环境问题的刺激下,日本人开始关注消费所带来的负面社会效应,特别是对过度消费的反思,近年断舍离(断行、舍行、离行)正是这一思潮的结果。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