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融资7亿美元 我却仍为ofo捏了一把汗?(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3.智能锁碎片化仍然是ofo长期的危机
目前ofo主要面临两大碎片化难题:其一是投放到市场的单车品类太多,不同品类的单车骑行体验以及质量相差巨大。其二则是产品所配置的智能锁过于多样化,既有初期投放到市场上的机械锁,也有马化腾眼中只能单向通信的半智能锁,还有基于NB-IoT技术的物联网智能锁。
ofo想要解决这些碎片化的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选择回收已经投放到市场上的单车,然后对单车和非智能锁进行全面的升级,这些产品的回收和更换成本无疑巨大。但如果不选择回收,其实ofo面临的问题将会是没办法收集线下这些没有双向通信的单车数据,当然还有运营的问题。
由智能化运营带来的成本减少,将会成为未来共享单车竞争的核心。当然随着ofo碎片化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或许将可以得到解决,但这之前OFO的投入不会小。虽然目前ofo已经开始重视“锁”的问题,也逐渐启用了所谓的“物联网”智能锁,但从现实来看,智能锁取代传统机械锁,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味只知道线下扩张,ofo的流量思维真的想岔了
“快,快,快”。在共享单车大战的前半场,通过不停的融资,在ofo和摩拜成立的两年多时间里,都已完成7轮融资。用投资人的钱继续扩大造车,铺城市,比拼车的规模和数量,快成为了共享单车比赛的衡量标准之一。而对于刚刚获得7亿美元融资的ofo来说,他们还希望更快一些。
其实ofo当下的思路很简单,就是用投资人的钱买流量抢市场,这和当年的饿了么、滴滴快的可以说如出一辙。ofo同样希望用一轮轮的资金快速铺市场,也就是用投资人的钱来抢铺市场。但问题在于,共享单车不仅是线上的流量入口之争,还有涉及线下单车投放、运营效率、成本控制,这并不是短期烧流量就可以成功的。如今ofo想通过不断加快增加投放堆出一个领头羊,已经引来了市场上一片质疑声。
1.早期市场看快,但后期还是看深耕
不可否认在竞争初期,快成为一个衡量标准,但过于追求铺开摊子却带来了管理混乱问题。
ofo凭借成本低,快速打开市场。市场预估ofo的单车成本为300元,同样的资金下ofo可以投放更多的车辆,低成本对于市场爆发期的快速投放显然非常重要,这也是ofo目前增长如此迅猛的主要原因。ofo也曾坦言,摩拜这个技术造车派“太重”。
但对于ofo来说,随着粗犷投放而来的不仅是投放和用户量的增多,还带来更多的问题。比如高达四成的损毁率,而从带来越来越多的使用体验问题,折旧和损毁带来的成本压力,非智能车锁带来的安全问题,例如车锁漏洞带来的未成年人汽车出现的安全事故等。
作为一个平台,如果不能管理好安全问题,这个管理无疑是失控的。而在接下来半年,他们将要面对的是花超过之前总和的钱,生产和管理超过之前2倍的车辆,覆盖相当于之前4倍的城市,他能把管理做好吗?是个大大的问号。
2.赢得了线上流量,却赢不了用户的心
在过往的互联网竞争中,用投资人的钱先做赔钱的买卖,从而获取用户流量早已被多次大战中证实行之有效。然而,自行车,这场线下用车造车大战中,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纵观共享单车过去一段时间的红包大战就能看出一些端倪,用户对价格其实并不像网约车那样敏感,单纯的补贴其实已经没办法奏效了。
竞争的焦点,也早已不是如何获取线上流量,除了APP入口不再成为唯一标准外,共享单车的竞争有着更为复杂的参考系数——有效率的投放,物联网的延伸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单纯的流量大战或许难以奏效。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