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行车第一镇”曾经是传说 如今自行车基地遭遇尴尬处境(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但是,这次共享单车带来的形势更为严峻。
甄旭央向AI财经社介绍道,由于附加值较低,共享单车的生意和王庆坨产生了直接的正面冲突。
在离镇子五公里开外的开发区,聚集着不少的自行车工厂,你从这里路过,却很少能看到正常运作的厂子。洛达自行车厂的老板告诉AI财经社,由于全国查环保的原因,自行车的零配件和烤漆工艺很受影响,因此上游供给不上来,下游自然也就断了粮。
王庆坨镇上已经停产的自行车公司。@AI财经社
王庆坨镇上已经停产的自行车公司。@AI财经社
洛达还能勉强维持运作,在几千平方米的厂房里,推积了不少五颜六色的自行车,十几个人正在围着一条组装线生产。这家工厂同时还为一家叫做“骑了么”的单车公司供货,但他也并不看好共享单车,“都是资本泡沫。”
几乎每个受访的人提起自行车都是愁容满面,他们对市场和现实的冲击充满了无奈。时光倒转十年,回到王庆坨最辉煌的时刻,小镇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工厂,村子里不少村民直接在自己家的空地上就开始组装起了自行车。
铁锚自行车的老板也有自己的工厂,在共享单车来的时候,他并没有去跟随潮流接下那些订单,现在他回想起来反而觉得那是幸运。但日子也不好过,存活来下来的自行车厂商仍然要面对共享单车的冲击。
“虽然现在共享单车也已经限制投放了,但这波影响至少还得维持三年。”甄旭央表示,按照自行车的寿命来算,民用自行车的生意至少在近三年内都不会有太大的起色。
他选择了将生意的重点放在了山地和运动自行车上,童车市场因为差异化竞争,受到的影响也会相对较小。
即使没有共享单车,王庆坨的日子恐怕也无法继续辉煌下去。目前王庆坨的不少零配件都是由河北供货而来,那里正在形成一个新的“自行车产业基地”,他们拥有更低廉的劳动力和成本,比王庆坨更具价格优势。
“我们受夹击的压力也很大,而且辉煌时刻是回不去了。”甄旭央感叹道。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