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一线”的创业者自白:是因为理想与现实落差太大?(4)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我们看了不少这些地方的补贴政策,相比之下深圳这两年补贴的优势并不大。”老卢告诉懂懂笔记,经历了疯狂的创业热潮之后,深圳近两年对于创业补贴的政策都较为理性,对于优秀项目补贴的审核也更为严格,对于创客空间的租金补贴也在逐渐减少。
尤其是,许多投资机构对于初创项目的态度十分谨慎,所以创业者能够享受到的红利并不多了,“远的不说,部分三四线城市动辄几万元的创业奖励资金,就显得非常有诱惑力。”
此外,老卢也表示,大量创业项目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也为区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这些数量可观的创业岗位,也在不断吸引大量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回乡,这其中就包括了那些项目失败的创业者。在家乡不断高涨的创业环境里,他们或许能够再次找到新的机会。
“东莞和惠州都在发展,创新创业的氛围起来了,最关键是两地生活成本低,即便人工成本有一定上浮,相比深圳仍具有较大优势。”曾在深圳创办智能硬件公司的佟可告诉懂懂笔记,他刚到深圳“闯天下”时,老家惠阳的技术工人月平均工资才2500元左右,而今很多岗位都超过了3500元,部分精英岗位年薪甚至高达二、三十万,但房价和消费却远低于深圳,“与其在一线创业活的那么累,不如发挥自己的长处,在老家的龙头企业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高消费、高房价、高压力,已经让北上广深的吸引力逐年降低,即便深圳这个充满活力的创业城市,也在渐渐“失活”。随着互联网巨头涉足各行各业,鳌头独占的趋势让绝大多数创业者失去了竞争希望,缺乏雄厚的资本、缺乏相应的资源、缺乏高端的人脉,让他们的创业之路步履维艰。
也正因为如此,当很多创业者们回到家乡后,面对日新月异的环境,才会觉得豁然开朗,甚至愿意舍去过去在一线城市所付出的一切,留在家乡寻找一份没有过度压力、没有太多竞争、没有经济担忧的稳定生活。
当然,很多人认为之所以有“逃离一线”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创业者自身“内功”没有修炼好,能力有限难以适应大城市的激烈竞争。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在创业大环境过度催化下,大量看似颇具前景的行业“泡沫”,更是导致许许多多年轻人盲目创业,最终无奈退场的始作俑者。
“面朝大海、劈柴喂马”不一定就是逃避。或许,越来越多看清现实的创业者逃离一线,回归家乡,会是创业环境日趋理性、稳健的良好开端。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
